“到2020年实现全州接待游客人数翻一番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翻一番达到200亿元的目标,使德宏跻身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前列,成为云南旅游新的目的地和区域性游客集散地。”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德宏旅游产业大会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王俊强明确提出了德宏旅游的发展目标。
全局规划 差异化发展
1993年,国家正式同意瑞丽开展边境一日游。此后,以“走出国门、体验异域风情”为主,依附于边贸的观光、购物游成为德宏旅游的一大亮点,德宏旅游产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1998年,瑞丽和北京上海等城市一道,成为全国首批54个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2005年,随着中缅长线旅游和中缅边境游异地办证业务的暂停,德宏旅游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面统筹,实现“异军突起”,是德宏州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州旅游产业大会上,王俊强书记提出,德宏旅游要围绕”两江、两城、两环线“的空间布局,着力打好边境风情、民族文化、绿色生态、养生休闲、特色购物这5张旅游名片,努力打造‘美丽德宏、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全力推动德宏旅游产业3年大发展,5年大跨越。同时,各县市要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借势发展。”德宏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植说,“避免同质化竞争,将会有力推动德宏旅游的发展,比如畹町以抗战文化为主,着力打造畹町边关文化园,南洋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等,而瑞丽则继续在边境风情、民族文化上下功夫,梁河以南甸宣抚司署为主,打造一些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这样,德宏各县市的旅游资源就会独具特色,各有看点。”
说起同质化发展,德宏本地的旅游企业感触颇深。去年11月在芒市召开的滇西边境县市区旅游产业论坛和第二届滇西边境县市区域发展联谊会上,德宏各县市区纷纷表示,要增强特色旅游资源的生命力,变区内区域竞争为区域合作,挖掘各地的个性和地方特色,依据全局规划抱团发展,有差异地打造当地的特色精品景区(点),让各地拥有1至2颗耀眼的“明珠”,合理安排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秩序,将这些“明珠”逐个串联,实现“点-轴”式发展。
策划规划 项目带动发展
“文化铸就灵魂,策划改变人生”,王植用一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策划的重要性。
“在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的总指导下,我们邀请了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德宏旅游总体策划》、《芒市东部旅游区总规及七星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规》、《芒市东部旅游片区旅游运营策划》等进行编制。编制单位进行了多轮实地调查和征求意见。目前,策划、规划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项目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景区景点建设为载体,继续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用大项目引领大产业,用大项目来实现重点突破。要围绕‘两江、两城、两环线’的空间布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旅游产品。”王俊强说。
目前,德宏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截至5月,德宏州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共投入10209万元,其中瑞丽景成地海温泉度假中心投入2994万元,景成新城投入5905万元,瑞丽喊沙旅游特色村投入1000万元,梁河县金塔旅游小镇温泉酒店投入310万元。史迪威码头湿地公园项目于5月8日正式开工,瑞丽江旅游开发、法帕温泉小镇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与民宗部门共同打造的5个民族旅游特色村寨正在加紧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