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江水蜿蜒流淌,连接着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往来。从以往边民靠肩扛手抬、竹筏拉运的零散贸易,到如今的桥路贯通、车水马龙的口岸经济,瑞丽这座祖国西南的边境小城历经沿边开发开放30余年的积蓄、递进,正由传统的沿边小贸向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贸纵深发展。
瑞丽东、南两面与缅甸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市相毗邻,特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瑞丽源远流长的边境贸易历史。1985年国家批准德宏全境开放为边境贸易区,瑞丽自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级口岸,1990年7月9日批准对三国开放,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瑞丽为边境开放城市,享受沿边经济开发区政策。当地党委政府抓住边贸优惠政策良机,提出了“以贸易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依托、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扩大开放、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抓住机遇、强化优势、贸易导向、双向发展、增强实力、参与竞争”的经济发展战略,瑞丽的边境经济、对外贸易走上了快车道。瑞丽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有中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对缅最大陆路口岸,也是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在国家新一轮沿边开发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瑞丽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开放窗口和突破口的地位更加凸显,发展纵深和辐射影响更加广阔。瑞丽姐告距缅甸商业重镇木姐中心区仅500米,而木姐至腊戌164公里,有飞机、火车直达曼德勒、仰光,与瑞丽弄岛隔江相望的缅甸南坎至八莫约107公里,有飞机和千吨级轮船沿伊洛瓦底江到仰光。在崭新的发展轨迹上,瑞丽还是中国距离印度洋最近的城市,商品从瑞丽口岸出口缅甸进入太平洋,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及亚非各国运距缩短5000多公里。随着瑞丽口岸联检中心查验货场、一国门两通道功能完善工程、边民互市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瑞丽已具备良好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和通关服务能力。2016年3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我国向联合国递交了《政府间陆港协定》核准书,协定于2016年4月27日生效,瑞丽市被列入我国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瑞丽的口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大幅提升,其位于国际大通道重要枢纽的地位更加显现。
目前,瑞丽口岸出口商品达2000多种,进口200多种。不少中国商品通过缅甸转口到孟加拉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和中东国家,国外各种商品也源源不断从瑞丽口岸流入内地。全市共有453户外经贸企业,出口商品主要有五金交电、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中西药品及医疗器械、化工原料、日用百货、工程机械等;进口商品主要有木材、海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矿产品、橡胶、水果等。在多年的经贸发展中,经营主体已经由边民个体为主的传统经营发展为由两国边民个体、股份、合作、集体、国有公司、商号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进行,发展了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贸易方式多样、社会效益较好的本地企业,形成以边境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贸易方式并存的格局。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经贸发展基础和开放包容的姿态,使瑞丽可以更好地发挥国际陆港的辐射作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