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砥砺奋进的五年|与其他试验区相比 瑞丽试验区建设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在这里……

发布时间:2017-10-11来源:德宏团结报浏览字体:[      ]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道枢纽基本形成

全方位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大通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龙瑞、瑞陇两条高速公路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建成通车,瑞丽试验区“一核两翼”率先实现了全程通高速;腾陇、芒梁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芒市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德宏段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十三五”期末全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建设迈出实质步伐,大瑞铁路德宏段2015年12月1日全面开工建设,泛亚铁路西线中国段建设全面提速。民航强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芒市机场开通了11条国内航线,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从5年前的14架次增加到了40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从50万人次增加到了153.8万人次,迈入中型机场行列;德宏本土企业瑞丽航空、南亚通用航空公司投入运营,瑞丽直升机起降点建成使用,陇川通用机场、云南民航学院开工建设。

联通境外的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援助建成了畹町至缅甸105码二级公路,启动了章凤至缅甸八莫公路、缅甸105码货场硬化援建等工程;中缅输油气管道2013年开始供气,2017年5月实现原油进口,全州已有1条输油气管道、1条通讯光缆、12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与缅甸联通。口岸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通关便利水平不断提升,人车最快8秒即可通关。2016年,全州口岸进出口额49.8亿美元,下降7.7%;出入境货运量528.6万吨,增长14.4%;出入境交通工具531.4万辆次,增长18.4%;出入境人员2064.3万人次,下降1.2%,口岸流量四项指标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多年来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二,瑞丽试验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走向印度洋的通道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进出口基地雏形初现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6年成功举办“中国光彩事业德宏行”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90个,协议投资3402亿元,转化为合同项目136个,合同资金1664亿元;实施国内合作项目505个,实际到位资金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3252万美元。依托“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形成了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吸引了大批知名央企和民企、外企投资入驻,2013年至2016年底,瑞丽试验区新增入驻企业1814户;2017年上半年,新增入驻企业641户。以“两车一机一电”为代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2016年,年产15万辆的北汽瑞丽项目实现整车销售1041辆;年产100万辆的银翔摩托车项目实现产能74.57万辆,产值突破10亿元;年产3000辆的福田汽车2017年1月建成投产,已生产销售农用车100辆。“瑞丽制造”的摩托车、手机成为出口生力军,每年出口摩托车86万辆、手机716万部、电视机4万台,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瑞丽启升电子产品,深受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市场欢迎。以能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进出口加工业逐步壮大,缅甸翡翠玉石毛料二次公盘正式落户瑞丽,“一都三城、三个中心、五大基地”布局基本形成;红木产业快速发展,瑞丽市被授予“中国红木家具产业基地”;肉牛、水果、蔬菜、粮食等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后谷咖啡、高深橡胶、安琪酵母等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缅边境旅游、自驾游逐渐升温,姐告免税购物中心已入驻4户免税店,2016年旅游总收入实现221.43亿元,增长40.5%;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缅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陇川电商产业园开园运营。在产业支撑下,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贸易方式从边境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为主,出口结构从日用百货为主转变为机械电子产品为主,瑞丽试验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产业基地建设卓有成效。 

对外交往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日趋成熟

瑞丽试验区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充分发挥地方和民间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缅胞波友谊,开展了官方、民间等全方位、多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与缅甸商务部、旅游部及掸邦、木姐镇区等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州和各县市与缅及周边互访交流100余次,形成了跨境农业、跨境旅游、边境打拐、禁毒等十多项合作机制。与缅甸曼德勒工商总会缔结为友好商会,与泰国达府、缅甸木姐市结为国际友城;连续15年举办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中缅胞波狂欢节;成立了中缅边境地区民生基金,在木姐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在缅甸正式注册的NGO组织(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木姐办公室);创办了全国唯一的缅文报《胞波》。先后主办、承办了跨喜马拉雅论坛、孟中印缅卫生与疾控论坛、孟中印缅现代畜牧科技合作论坛、中缅智库高端论坛、澜沧江湄公河六国大学生友好交流周、创新驱动国际合作论坛、世界咖啡科学技术大会等7个国际性会议,广泛开展智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合作。多次与缅方磋商,达成了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识,完成了我方“1+3+1”总体方案,促成中缅两国签订了《关于建设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瑞丽、畹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姐告“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边境贸易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德宏在缅甸乃至南亚东南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沿边开放新优势进一步凸显。

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成果丰硕

瑞丽试验区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突破。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全国首批三个试验区中率先成立了管理机构—党工委和管委会,成立了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建设规划委员会。实施了瑞丽、畹町、姐告同城化改革,恢复理顺了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实行“一颗印章审批”。先后在缅甸设立了曼德勒、密支那、腊戌、内比都4个商务代表处。

◆创新边境管理体制:成立了瑞丽市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大队、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外籍人员职业介绍中心、边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边防小学、国门书社;推行“一口岸备案、多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和关检验放“三个一”改革,启动了瑞丽市进口水产品“关检”合作试验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边境管理改革试点,出台外籍车辆出入境管理办法、缅籍边民入境通婚登记备案制。昆明海关将15项审批权限下放至瑞丽海关。

◆创新产业培育方式:实行土地差别化管理,承接了建设用地预审管理权限下放;积极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创建了德宏泛亚国际众创空间,先后在缅甸曼德勒、内比都成立“中缅科技合作咨询服务中心”,聘请了13位院士为经济发展专家顾问,建立了6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实验站和2个国家级品种资源库。

◆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模式:实行聘任制公务员试点,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1个职位,积极争取突破身份限制,跨行业、跨部门使用人才。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批准瑞丽试验区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创新推动沿边金融改革:率先在全省取得“民营金融创新试点先行州”授牌,成立州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并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制度;率先在全省取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审批授权,挂牌成立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站;率先获全国首推特许机构人民币与缅币经常项目兑换的试点政策,成立了瑞丽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发布“瑞丽指数”;率先实现缅甸境内人民币跨境支付和中缅银行间电子直汇,2016年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突破15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