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州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按照中央、省、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立足职责任务,积极统筹做好各项经济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深化落实,5年来承担的210项改革任务共推进完成159项,正在推进落实51项。全州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综合实力全面增强
2020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75.5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369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进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9.4%、28.2%,强边与固防、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人与自然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更加可持续,与内地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龙瑞、瑞陇、腾陇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芒梁、瑞孟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州域高速公路网骨架日益呈现,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通班车。大瑞铁路德宏段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后将同步开通动车。芒市机场完成改扩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4条,陇川通用机场建成通航。陇川麻栗坝大(二)型水库、麻栗坝灌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界河治理等一批水利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建成城市天然气管道249公里,瑞丽、芒市用上了经缅甸进口的天然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稳步推进,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建成中缅国际光缆骨干网1583公里。“宽带乡村”全面实施,4G通信和无线网络实现城乡广覆盖,5G通信重点区域连续覆盖,“数据德宏”建设初见成效。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和物流等重点工程建设明显加快。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取得新成效。电力、制糖、建材、矿冶、食品、药品等传统工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德宏,新增入驻企业3000余户,工业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缅北地区成为德宏食品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畹町成为全国最大的西瓜和印度洋螃蟹进口集散地,跨境农业合作稳步推进,优质稻米、畜禽养殖、甘蔗、茶叶、烟草、蚕桑、咖啡、坚果、冬季农业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可及,“旅游革命”深入推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对外贸易、物流配送、信息消费、跨境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沿边开放取得新突破
中缅油气管道投入运营并成为我国第4条国际能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信息高速公路中缅通道全面扩容,缅甸瑞丽江电站电力回送通道建成运行,援助改造木姐至曼德勒公路,实质性启动章凤至八莫公路改造,芒市国际口岸机场投入运营,标准化口岸建设成效显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覆盖。中缅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全省领先,建成鹏和肉牛产业园。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中国(德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产能合作蓄势待发。中缅边合区、中缅铁路木姐至曼德勒段、曼德勒至提坚至木姐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整合重组制糖、水泥等行业,引入中粮糖业注册成立中粮梁河糖业有限公司,淘汰水泥产能147万吨、电解铝产能1.8万吨,全面清理取缔“地条钢”。完成盈江允罕水泥、盈江昆钢榕全水泥共180万吨产能置换。房地产去库存427万平方米,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积极稳妥去杠杆,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达到国家规定的4%监管要求,控制政府新增债务,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多措并举降成本,企业用地等要素成本明显降低。实施硅电价格联动政策,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突出重点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民生等领域投入,交通、环保、水利、教育、卫生、科技等短板不断补齐。
放管服改革成效彰显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实施。承接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7项,下放县(市)实施106项,取消州级行政审批事项253项,合并实施20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全面取消,向社会发布三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州政务大厅实现部门和行政许可事项“应进必进”,网上服务大厅、96128政务信息查询规范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效,“网上全公开、线下无交易”全面实现。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接受社会监督。成立瑞丽市行政审批局,10家单位96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行政审批局集中审批。医疗卫生体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前置审批大幅缩减,办理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一照一码、多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等全面实施,整合涉企证照事项40项;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自2015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9.47万户,各类市场主体达11.36万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建立,“红顶中介”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服务收费进一步清理规范。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完成机构合并,进出口贸易无纸化通关率超过90%,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沿边金融改革扎实推进,金融机构种类丰富,普惠金融得到发展。成立长江村镇银行,盈江、芒市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工作稳步推进。跨境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人民币缅币双币信用卡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获批挂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步攀升,次区域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