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绿色生态林业发展加快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按照“桥头堡”建设的目标任务,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加快推进绿色生态林业发展,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多年来,德宏州按照严管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经营思路加快绿色生态林业发展。首先,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城市面山、主要道路两侧、湿地资源、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管理,推进公民义务植树、退耕还林、陡坡耕地治理等生态建设,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全面加强和推进361.22万亩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其次,通过义务植树、四荒造林、优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林下资源开发等积极推进绿色生态林业产业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州已发展林业产业基地422.14万亩。
据介绍,德宏州土地总面积1676.2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为1238.2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3.9%。近几年来,该州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全州重要的生态区位受到了有效保护,江河两岸、水库周边、公路沿线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现象及生态安全事故得到了遏制。项目的实施,每年带来上千万元的森林资源管护资金,解决了长期困扰林业发展的森林管护资金难以落实的难题,公益林区的管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和改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生物资源数量明显增加,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生态效益日趋显著,充分发挥了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德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德宏州绿色生态林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8%以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新增城乡义务植树1260万株,生态修复和巩固面积35万亩,林产品加工工程提质增效,绿色生态林业产值实现1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宏州林业部门将重点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优质用材林、特色干果、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绿色生态林业发展。实施全民义务植树1260万株,完成21万亩退耕还林和14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守住361.22万亩森林生态红线,加强77万亩自然保护区和33万亩湿地保护。规划期内新增优质用材林50万亩,规划期末总规模达到240万亩。大力推进澳洲坚果、核桃、油茶等特色干果种植,规划期末达到156万亩。通过整合提升和改造珍贵用材、板材、家具、木本油料产品、干果产品、根雕艺术产品、木质工艺品、竹藤产品、采伐剩余物加工利用、林下种植产品及野生动物养殖产品加工利用等100户,重点培育产值在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个,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发展。进一步挖掘德宏州生物多样性景点景观、生态景观、热带雨林景观、动物观赏、风景名胜区、森林和湿地景观、产业庄园等。优化资源配置,组成不同地域、资源和区块的景观资源,重点整合打造一批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森林旅游的旅游龙头企业和知名景点景区,提高生态旅游档次和服务能力。
特 写
铜壁关的守护神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44个人管护着51650.5公顷苍茫的自然保护区。他们被誉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守护神。
“保护区基层工作艰苦而任重道远,巡护管理的路上蚊叮虫咬,蛇惊兽吓,不仅流血流汗,碰到蛮横不讲理的村民还险象环生。一次步行2个多小时到深山里去阻止村民砍树垦荒蚕食保护区,当说服教育无效强行制止时被几村民手持砍刀威胁,回想起来心有余悸,但当时早已忘记了危险,想到的只是坚决不能让他们砍树。而今看着满山青翠,心里总是满满的骄傲和幸福。”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盈江管理所铜壁关管理站女工程师王立彦空间里写下的这篇日志,道出了保护区所有守山人的共同心声。
王立彦从省林校毕业后,来到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基层保护站,一呆就是22年。这22年,她放弃了许多次回城变换工作的机会,为此,她曾不只一次问过自己:值吗?而每次的答案又都是一样的:因为喜欢这山这水,这片绿,付出再多都值。
在自然保护区采访,记者听到了许许多多为守好这片绿的感人事迹:2013年,陇川县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年仅40余岁的护林员尚国先在巡山途中猝死,留下没有工作的妻子与尚未成人的孩子;铜壁关高龙村护林员杨少凯,为了看守榕树王,常年和妻子住在榕树王山下;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格夺管理站景颇族护林员排金成,不仅每月20天以上要到责任区巡护,还主动担任了应急扑火队员通讯调动员,哪里有险情就组织应急扑火队员冲向哪里。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保存了生物地理区域中极为难得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它生物物种资源。盈江县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汪劲成介绍说,保护区涉及盈江、陇川、瑞丽3个县市,保护区周边情况较为复杂,管理难度非常大。为了保护好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所广大职工长期坚守在条件艰苦的保护工作第一线。尽管基层护林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但这群“守山人”凭着对保护区的满腔热爱,守护着美丽的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都有所增加。从北京前来铜壁关进行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之端评价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如此之好,全国少有。
声 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之端:
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林业、环保部门要协调,做好科普宣传,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现阶段要靠制度加强管理。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物种数6030种,其实应该是不止这个数字的,应该超过万种,这就需要加强力量进行调查及命名。自然保护区已达到全球A级保护,但目前还是省级保护区,建议尽早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德宏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尹加笔:
德宏的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保护责任重大。如何保护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要处理好开发与利用关系,能开发的地方开发,不能开发的地方就不能去开发。对资源消耗比较大的产业不要开发。让污染的产业不进德宏。
盈江县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汪劲成:
目前,保护区建设管理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由于体制机制问题,除省每年安排资金外,不足资金未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望有关方面给予重视。
盈江管理所铜壁关管理站工程师王立彦:
目前,世界上每天都有物种在消失。我曾亲眼看到有些珍稀的物种在眼前消逝,扼腕痛息之余,萌发了建立珍稀物种迁地保护的念头,然而个人能力有限。期待有人伸出关爱之手,让那些濒临消失的物种不要只存在于资料里。